1984年叶剑英肺病恶化,中央已备追悼会,危急时钟南山力挽狂澜
奇人奇史 2021-11-29 19:22:00 奇人奇史

说起叶剑英元帅,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前后那段岁月的老一辈们肯定不陌生,但对于后辈们来说,只是在教科书里看到过他的光辉事迹。那对于新中国来说叶剑英到底有多么重要呢?

半生戎马

叶帅的人生轨迹可谓是贯穿了新中国成立到辉煌的整个过程。

1924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叶剑英跟随孙中山先生南征北战,驱逐军阀。年纪轻轻的他已经展露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孙中山先生更是以“年少有为”四个字来评价他。

1927年,蒋介石叛变了。叶剑英则毅然决然地站在了蒋介石的对立面,秘密加入了共产党。直到1937年,这十年内战期间,叶剑英坚决拥护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方向,打赢了这场“土地革命战争”,也就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毛泽东同志评价道:

“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凡是遇到重大的决策时,叶剑英的思路就异常的清晰,他的决定往往可以扭转局势,力挽狂澜。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虽然国共表面上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实则暗流涌动,国民党无时无刻不在对我党进行着污蔑、迫害。这时候的叶剑英一方面协助指挥着抗日工作,一方面还要斡旋于两党之间“舌战群儒”,粉碎对我军的污蔑,向全世界积极地展现了我军的抗日成果。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叶剑英又投身到了扩大反蒋统一战线和解放全中国的斗争中去。一直到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不久后老蒋就狼狈地逃去了台湾。

随后,叶剑英就一直致力于维持国内和平稳定和各方面快速发展的工作中,而这一干就是半辈子。

简单说完叶剑英同志的功绩,下面我就亲切地称呼他为叶帅吧。

积劳成疾

叶帅曾在长征途中受过伤,之后带着伤继续行军作战,身子骨就一直没能好透。加上新中国的建设工作是艰巨又繁琐的,渐渐地叶帅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一开始叶帅并没有当回事儿,觉得吃点药挺一挺就过去了,可是病情反反复复,行动也开始变得有点缓慢了。为了不让叶帅继续拖延病情,党中央为他专门安排了医疗保健组。

1980年的一个中午,82岁高龄的叶帅正在接受医疗保健组专家的检查。

“我应该是患了什么疑难杂症,大家忙着研究病因也没工夫取个名字,那我自己来取一个吧,就叫难治之症。”

这是叶帅跟忙着检查和分析病因却一头雾水的医务人员们开的玩笑。当时瞬间就把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下来,医务人员紧锁的眉头也放了下来,换成了一丝苦笑。

他们都是邓小平同志专门为叶帅安排的医疗保健组的专家,多数人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看得出来,国家对叶帅的病情是相当重视的,可看着叶帅这病情反反复复的没个定论,专家们却只能干着急,一个个地感叹着“有劲儿没处使啊!”

原来叶帅是个出了名的工作狂,这一点是老一辈革命家的通病,总想把“做不完”的工作做完,因为他们深知革命的成果来之不易,自己又年事已高,留给自己为国家效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可这却苦了医疗保健组的专家们,没有办法跟踪诊治,病因就迟迟定不下来,只能采取保守治疗。

叶帅往往只是挤出一点工作的闲暇留给专家们。通过反复对叶帅步态的观察和病情特征的研判,叶帅的病因终于确定了,原来是帕金森。

虽然帕金森不是什么致命的疾病,但却很是折磨人,尤其是老年人。患者一般出现肌强直、手抖、记忆力衰退和行动缓慢等症状,不过最头疼的还是免疫力下降这个问题。对于饱经风霜的叶帅来说,身体素质远不及寻常百姓,受过的伤,吃过的苦,早已把他的身体折腾得不复当年东征西战时的硬朗,感冒和肺炎无时无刻不在找机会侵扰他。

随着病因的确诊,渐渐地打针吃药成了叶帅的常态。北方的天气对老年人来说也不是很友善。一到了冬春季节,专家组总是提心吊胆地看护着叶帅,生怕他老人家有半点闪失,可是却往往事与愿违。

“每次在工作的时候,身体就会觉得好了很多。”

这是叶帅放不下手头的工作时,常用来说服工作人员的口头禅。每次听到这句话,工作人员也不好上去阻止了,可工作真的能治病么?

1983年11月的一个晚上,饭后的叶帅突然觉得胸口不适,这可把身边的工作人员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忙把保健组的专家们全都找来了。

闻讯而来的专家组立马给叶帅做了心电图。

“还好发现得早啊!”一位心血管科的专家感叹道。心电图的异常显示出叶帅的心脏出现了问题,随即专家组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最终确诊了叶帅是得了“急性高侧壁小灶心肌梗塞”。

这一回,魂儿还没飞回来的工作人员再也不敢让叶帅操心工作的事了。配合着专家们给叶帅制定了专门的治疗方案,还组成了“24小时不让工作看护组”让叶帅这颗放不下工作的心脏有了一段休息的时间。

1个月后,终于在专家组的悉心照料下,叶帅的病情稳定了下来。正当叶帅摩拳擦掌准备回到工作中时,病魔却再一次找上了他,而这一次差点要了他的命。

1984年1月,元旦才过没几天,叶帅的肺炎又复发了。虽然有专家组的看护和治疗,但这看似寻常的肺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治愈,更何况是耄耋之年又得了帕金森病的叶帅。

辗转到了7月,叶帅的病情恶化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

“情况怎么样?”

“不太乐观,肺部感染严重,痰多咳不出来,喘不上气儿。”

“体温39度,用了药都退不下来。”

“还有些其他的并发症!”

简单的汇报却字字诛心。专家组极不情愿地为叶帅开出了病危通知书。

党中央收到通知时原本正在为庆祝八一节做准备,但是得知叶帅病危的消息,便把活动取消了,随即通知人民大会堂开始着手准备叶剑英同志的追悼会,提前备好花圈等物品。

眼看着叶帅病情恶化,专家组却束手无策,无力感充斥着抢救室里的每一个角落。专家们都在苦思冥想着有什么办法能为叶帅续上一命,哪怕只是撑过八一节也好。这时候一个兴奋的叫声划破寂静。

“对啊!钟南山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啊!”

“快!快!快!赶紧联系广州那边把钟教授请来,叶帅有救了!”

不一会儿,身处广州的钟南山便收到了上级的通知,要他火速赶往北京支援。此时的钟教授还是一头雾水,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他心里清楚,找他肯定是要去救人的。

直到快上飞机的那一刻,钟南山终于知道了,要去救的是——开国元勋叶剑英。

飞机上,钟教授紧握着拳头,望着窗外若有所思。这次的任务是国家对他的严峻考验,也是自己报效国家的绝佳机会,更重要的是“这个人”一定要救回来!!

趁着钟教授坐飞机的时间我们来简单了解下他。

该从何说起呢?其实经历过了非典和新冠这两次疫情,钟南山三个字早已是家喻户晓了。报纸、新闻、自媒体也轮番报道过,巴不得让大家把钟教授的资料都背下来,以此来让大家记住这位在国家和人民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英雄。

所以就让我们抛开那些已知的荣誉和成就谈谈钟教授是如何变得优秀的吧。

钟教授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他父母的熏陶和教导,尤其是他的父亲钟世藩,他是国内著名的儿科医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前曾任广州中央医院的院长,拒绝了国民党让他迁往台湾的要求,携全家留在广州迎接解放。父亲从小就是个孤儿,一切的成就都是靠自己的拼搏所得。

钟世藩

在钟教授的印象中,父亲是个严谨、话少,对工作相当负责的人。他常教导钟教授:

永远要有执着的追求,办事要严谨、要实在。

奋起直追

大学时期的钟教授很平凡,平凡的毕业,平凡的就业,平凡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平凡的一直持续到了35岁那年。

因为工作的调动,钟教授回到了广州。本来聚少离多的父子俩变成了抬头不见低头见。

在一次日常的闲聊中,父亲看着儿子早已脱去稚气的脸庞意味深长的问道:

“南山,你今年多大了?”

钟教授愣了一下答道:

“35岁了。”

父亲接着说道:

“都35岁了啊,真可怕。”

然后钟教授就陷入了沉思。他知道,以父亲的严谨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年龄,这是在督促自己该拿点成绩出来了,父亲在自己这个年纪早就在美国当上博士了。于是钟教授放下了平凡的人生,开始加倍努力追赶父亲的足迹。

一晃就是几年过去了,在呼吸病方面已经颇有成绩的钟教授获得了赴英国爱丁堡留学进修呼吸系的机会。可是此时中国的国际地位,让中国人在国外并不会受到重视,甚至还会受到排斥与歧视,初到英国的钟教授也不例外。

钟教授的导师只允许他以观察者的身份参观病房和实验室,无法参与实践,还告诉他8个月就可以回去了不用待够两年。但是艰难险阻从来不可能打败顽强的中国人,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一直会是这样。

因为没有机会参与实验,钟教授不惜拿自己的身体当实验品。在研究“吸烟(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这个课题中,钟教授居然不顾危险吸入了大量的一氧化碳,并根据吸入量频繁抽血检测数据,几个星期的研究竟抽了800多毫升的血。最后终于完成了研究,给老外诠释了什么叫李时珍尝百草的奉献精神。

转眼间8个月的期限早已超过,足足两年的留学期间,钟教授完成了大大小小数项科研项目。导师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不仅没再提过8个月的期限,甚至还抛出了橄榄枝,希望钟教授能留下来继续研究。

虽然有一些白眼狼是公费留学,然后被高薪诱惑改国籍留在了国外的,但那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国家选中派到国外留学的人才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取完经报效国家,而钟教授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结束了为期25个月的修学之旅,钟教授回到了中国。

敢医敢言

2003年,非典流行。当中国遇到如此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钟院士站了出来。他力排众议坚持己见,查明了非典的真面目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案,成功击退了疫情。

2020年,新冠流行。当中国再次遇到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钟院士又站了出来。他敢医敢言逆流而上,亲自前往武汉直面病毒。根据抗击非典的经验再一次控制住了新冠的流行。

直到如今,钟教授依然是我国医疗界的中流砥柱,为国民的的健康和新生代医疗人才的教育事业持续发着光,发着热。

妙手回春

经过几小时的飞行,钟教授顺利来到了叶帅的抢救室。参与抢救的专家们本已失去希望的眼中又泛起了希望的光芒。顾不上寒暄,钟教授箭步上前参与到了抢救中。在场的众人都是带着帽子和口罩的,但是单凭这一个个坚定的眼神,无一不昭示着他们身为中华医者,尽己所能救死扶伤的决心。

终于在众人的通力协作下,叶帅挺过了难关,悬在保健组专家们心上的大石头终于安然地落了下来。

为了不打扰叶帅休息,众人携着钟教授暂时离开了抢救室,打算找个地方谈论后续的治疗方案。当所有人摘下口罩的那一刻竟然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在一旁的警卫看的一头雾水,以为是口罩在脸上留下的勒狠惹得众人发笑,但是只有医生们自己知道,勒痕、水肿那都是家常便饭,没有比成功挽救鲜活的生命更值得快乐的事了。

一位眼里还有泪光的护士激动的说道:

“您来的太及时了!”

钟教授回答说:

“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到的,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不过现在还不能掉以轻心,还要进一步的观察治疗。”

在钟教授和专家们的悉心照料下,短短几日,叶帅的身体状况就有了明显的好转,各项指标都趋于平稳。

两个月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叶帅肺部的炎症居然全部消除了。他慢慢地脱离了呼吸机,精神也恢复了不少。不得不说,钟教授用自己的专业给国家交了分满意的答卷。

一年后,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上,叶帅与六十三位老同志一同卸下了肩负已久的重担,把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交给了新一代的接班人。

终于不用再操心工作了,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只是叶帅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国家,留给自己的时间太少了。

1986年10月22日,叶帅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后记

叶剑英神机妙算,凭借自己高超的智慧和准确的判断屡建奇功;钟南山敢医敢言,依靠自己高明的医术与过人的胆量力挽狂澜。虽然他们各自有着截然不同的事业,但两个人却出奇的相似,都是救国救民的无双国士

看文章赚金币

了解详情

0/1
阅读文章 +1
每日阅读10篇文章到页末领分
评论1
请先 登录 后发表评论~
打瞌睡都磨牙

打瞌睡都磨牙 2021-12-03

109

zan
向钟老致敬,愿他身体健康长寿[祈祷]
avatar

奇人奇史

未认证

广告

109

点赞

1

评论

收藏

分享